Facebook 等 SNS 服务的兴起,让传统网络的社群关系转化为人与人之间微妙的链条,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开始延伸到网络生活中。与此同时,人们根深蒂固的“网络虚拟”的观念也正悄然发生改变。 Facebook 上的冷遇同样伤人? 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通常认为在互联网上遭受到的冷遇并不如现实生活那样有挫败感。近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对 77 名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人们在 Facebook 上受到冷落或者遭受拒绝,这种糟糕的情绪并不亚于直面的伤害。 这一调查结果似乎表明,在很多人眼中,互联网已然等同于他们身处的现实世界。SNS 真的让社交变得更加真实么? “失真”的社交 如 Facebook、人人网这样的 SNS 服务 “重新定义了朋友”,却无法重新定义“人际交流”。因为,同 IM 等工具一样,SNS 线上的沟通依然是依赖文字媒介为主进行的,而文字的交流无非是传受双方编码和译码的过程。单纯的语义具有模糊性,一个问号可以表达疑问,也可以表达质疑,甚至讽刺,由于沟通双方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差异,文本很可能产生误读。 而以语言为中心辅以手势、表情的现实交流却是一种全息的交往形式,它具有更好的交互性——交流双方可以动用全身的器官参与交流,一颦一笑之间,都暗藏着某种含义,正所谓“心领神会”。SNS 诚然是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听觉,让我们的社交活动的范围和空间得到拓展,但是这种拓展却是以信息的某种失真为代价的。 所以,当你在社交网络中被拒,大可不必沮丧,说不定对方只是不经意间地忽略。 “象征性社交” 有时我们应该思考下,社交网络的圈子里,自己经常交流的好友比例大概是多少?认识却从不交流的比例又是多少?线上的社交关系同现实生活的关系状态是否一致? 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帮人——他们沉迷于 SNS 服务获得了即时的满足感,并试图以 SNS 的关系替代现实的社交活动,在 SNS 上他们左右逢源,万众瞩目,而回归现实后却发现自己甚至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打招呼。 线上与线下的迥然差异源于 SNS 氛围与现实氛围的差异。在网络上,我们的认知来自于 News Feed 或 Timeline——好友的状态、照片和分享,而 News Feed 只是你的好友在特定情境下有选择地展示,由于时间的偏差,我们无法透视其全景,News Feed 却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社交观”——一种“象征性社交”的图景。 当你突然发现 Facebook 上的大家闺秀在现实生活中竟是个十足的泼妇时,你就明白“象征性社交”有多不靠谱了。 懂得媒介价值的人会利用 SNS 巩固已有联系、拓展新的联系——从线上来,到线下去。而沦为“工具理性”的人只会在“单向度”的社交泥淖中越陷越深。 现实的社交永远不能单纯以 SNS 来维系, SNS 的使用,更多的只是一种社交关系的拓展途径而非生活方式,这才是 SNS 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