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公司董事长高天乐 天正十多年的发展史,是一家民营企业从无序到有序,从混沌到规范的历程,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天正的执掌人高天乐身上,我们看到他的价值,不仅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更在于他提供了一个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图强争先和时刻关心祖国关心国家和企业命运的创业者的典范…… --题记 春天,有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高天冬去舒万物,大地春回放百花。置身于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美不胜收的春天里,谁不想一展歌喉,一路高歌? 每年的春天,具有书生意气、企业家沉稳的高天乐总是一路走来,一路高歌。他走进了庄严神圣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感受着会场里吹来的缕缕春风,体验着自己高歌之后的那份舒畅与自豪! 身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温州惟一的全国政协委员,每年的春天他都会带着他精心写就的提案,而每次总是引起大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2002年春天,他向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案,题目为《努力实现社会安定和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他指出: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没有很好地建立。于是,经济社会安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企业、个人乃至个别地方政府部门不讲信用,独行其道。不守合同司空见惯,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坑蒙拐骗随处可见,走私骗汇猖獗,"基金黑幕"等违规事件层出不穷。 在讲述了具体的事例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之后,高天乐说:"面对如此严重的信用缺失状况,人们大声疾呼要求建立具有良好个人信誉、企业信誉、政府信誉的信用社会,江泽民总书记也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大力加强社会安定和信用制度建设,是当前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加入WTO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诚实守信的意识深入人心;二、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失信和欺骗行为的代价,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使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名誉扫地;三是抓紧研究制定信用管理相应法律法规,尽快妥善解决诚信信息开放等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天乐的提案很快作为特稿被新华社和许多权威媒体刊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以最快速度向全世界播发。"诚信"问题成了全国"两会"中最热门的话题,全国的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发表意见,呼吁国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 作为民建中央委员的高天乐,在他那不长的人生阅历中却有着不寻常的创业业绩记录:几年来,他先后获得"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浙江省十大明星青年企业家"、"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来自市场经济繁荣的温州这个特殊地区,又有着不同经历和特殊身份的高天乐,一直是各方关注的新闻人物。1998年3月3日,高天乐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就引起了首都新闻媒体的关注。很多记者想采访高天乐,但高天乐由于事先没有接受采访的思想准备,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想回避。中央电视台记者3月4日在第一次分组讨论会上"见缝插针",现场采访了他,并在当晚《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了他的发言。尔后《经济日报》等权威新闻媒体纷纷报道高天乐,一家权威报纸竟四次以专访形式报道了他。他成了"新闻热点人物"。但他受宠不惊,淡然处之。除了适当应酬一些记者采访外,仍然全神贯注地听报告,学文件,写提案;在讨论时畅所欲言,坦陈己见。 2000年年初,高天乐随《经济日报》"东人西行"报道组到西部考察调研,一路上用温州人的经济眼光对西北进行了扫描。自1月13日开始,《经济日报》在头版推出了"东人西行记"系列报道16篇,报道了高天乐和原温州市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叶正猛和原柳市镇镇长任雁鸣三位"东人"西行的有关情况和观点,有力地声援了西部,很好地宣传了温州。西行归来后,高天乐所有的感触和理性思考凝结出了两份提案和一份发言,一篇叫做《西部开发可以借鉴温州经验》,一篇叫做《西部大开发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在《西部开发可以借鉴温州经验》中,他说:中央决定对西部实施大开发,这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做好西部开发这篇大文章,既是西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肩负的艰巨任务,也是我们每个政协委员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他认为温州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经验是值得西部地区借鉴的: 一是以人为本,实行"商民政策",放手发展民营企业。 二是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发展块状经济,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联动。 三是以市场为取向,尊重经济规律,在动态中把握发展机遇。 他说,市场经济是商品流通的经济,也是要素流通的经济。在动态中显示活力,是市场经济形态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多地少,生计困难,温州有大批的农民外出经商、务工。直至今天,温州已有16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有近40万人在世界各地。与此同时,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全国各地100多万人来温务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温州本地稀缺的科技和管理人员。人的流动促进了商品、要素的持续、多向的流通。他认为,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可以把劳务输出作为提高经营、促进本地自我发展的一条途径。应该鼓励更多的人走出去,最终让"兰州拉面""拉"回东部的观念,"拉"回市场信息和经营能力。通过创办实业,开拓市场,来振兴西部的经济。 高天乐意义深远的发言,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新华社为此向全国发出了通稿。作为随温州团赴京采访的记者,我也感到了一份自豪,及时将有关部消息发往温州和乐清。 2000年7月14日,国家经贸委还致函高天乐,对他在3月份全国"两会"上提出的提案《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做出答复,告知其关于制定《中小企业法》问题,九届人大常委会已将之列入立法规划,确定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的委托,国家经贸委负责该法的前期起草工作。并分别告知有关立法精神,最后对高天乐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表示感谢。 每年的春天,高天乐总是这样,带着赤诚之心,带着诤诤之言来到北京,每次总是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位国家相当级别的领导对此评价:温州人不仅善于做生意,而且还善于提建议! 创新,有一个个大举措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在现代社会里,未来的发展,创新是必由之路。人类自身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开了创新将一事无成。江泽民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温州,渴望高级人才加盟而实际许多企业高级人才难以引进的情况下,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和全国民营企业百强企业,天正集团引进了28名MBA。这在企业界和天正集团总裁高天乐就读的上海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掀起了巨澜。这支"巨鲸团队"包括两名前沪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和一名前香港上市公司控股公司的副总经理。 2002年1月23日天正集团举行的2001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巨鲸团队"开始在市体育馆亮相时,引起了冒康夫、陈棉权、吴建华等温州市、乐清市领导及经济专家马津龙等人的关注。马津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民营企业的'换血',是利用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质来提升企业人才结构层次,究竟这种变革是激进还是渐进好,最终要靠市场来检验。但对温州民营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是迈出了这一步。" "巨鲸团队"的三主角是几个月前还担任国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浙大光仪硕士学位现任天正集团执行总裁的何捷,前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现任上海天正机电集团公司总经理的程传玲和曾在香港天地数码控股的上海天柏宽网公司担任副总、现任天正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的徐力辰。何捷最擅长的是资本经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程传玲则是科技开发和管理皆精的专家,由他经营多年的"国电南自"被评为上市公司50强;徐立辰同样拥有浙大硕士学位,对IT行业和销售工作也有较深的研究。 三主角与"天正"结缘始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在这个亚太地区最好的工商管理学院,他们与天正集团总裁高天乐是同学,他们经常在一起共同讨论中国企业的命运和温州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当了解到民营企业有灵活的机制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时,他们萌发了到"天正"一展身手的念头。 据介绍,何捷在挑起集团执行总裁的担子后,既组建了发展部、投资部和信息中心,为天正实现战略转移迈出了有力的一步。程传玲接过"帅印"之后则带领一批科研人才研制新产品,迅速提高了天正的科研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而徐力辰等人也进入各自的角色,在集团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身为天正"掌舵人"的高天乐则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了信心,他说:"思路决定民企的出路,天正发展11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什么时候就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什么时候忽视人力资源的建设,什么时候就会放慢了发展脚步。我认为,天正2001年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绝不仅仅是获取了几千万利润,扩大了多大的规模,开发了几个新产品,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引进了一批既有良好教育背景又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他们的融入,将为推动企业的大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记者则认为,天正的这种大胆实践对温州乃至全国的众多企业的人才引进和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将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深层次思考。 回顾高天乐和天正发展的历程,总是离不开"创新"两字。 1990年9月,教了7年书的高天乐在柳市创办了个人独资的乐清长城变压器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天乐认识到,要想企业求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扩大规模。1994年5月在高天乐一手组织策划下,"长城实业"联合7家同样性质的私营企业,组建浙江天正集团公司,企业进入了股份合作制阶段,使企业发展上了一个新阶段。 然而组建成功后,高天乐又很快发现了自己企业和温州股份合作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两个比较尖锐的矛盾:一是几个主要投资者之间的利益比较难以协调,核心问题是谁来当头;另一个问题是少数人持股,多数人打工,企业的经营骨干队伍也很不稳定。这时候,企业的投资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两权"不分,内部股东之间的行为不够规范,生产关系仍然很大程度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1997年,在高天乐的极力主张和深入调研之后,天正集团核心层先后历经两次进行了重大股权调整,第一次面向内部发展了近10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入股,共吸收股金2600万;第二次面向外部兼并了19家成员企业,又吸收股金3000多万元,企业由"人合"公司逐步向"资合"公司过渡,这场被誉为"柳市企业革命"的改革使"天正"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在2002年7月3日《浙江日报》一篇名为《从"天正国际化"到"国际化天正"》的长篇报道中,我看到了这样一行文字:"天正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积极进行股份制改组。一方面凭借业界内的大规模横向联系,兼并成员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壮大自身实力。他们每组建一个子公司,都把无形资产按20%的比率作价入股。每组建一个,无形资产就增值20%。几年来,"天正"累计兼并了37家中小企业,扩大了规模,增强了实力,实现了跳跃式超常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优势互补是国有经济与其它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早在1998年底,"天正"就整体购并了上海建桥成套设备厂,注入资金3000多万元,使这家面临破产的国有中型企业起死回生,迅速扭亏为盈;高天乐还为西部大开发摇旗呐喊,与多家企业商谈,寻求合作商机;目前,"天正"正与国内两家国有企业洽谈参股和兼并事宜。天正电气股份公司运作资本经营,去年已进入辅导期,正选择合适时间上市。天正在上海的投资公司也正在房地产、旅游业、信息业等各个产业寻找和选择合适的项目。" 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经过几次股权变革后,高天乐等对公司治理结构的重新整合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全新的企业管理体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他们在改革管理模式方面的许多做法,被认为是既遵循了公司法,又突破了公司法。 实际上,高天乐等决策者在整个股份制改组过程中比较准确地把握了三个环节:--合理设置了股权结构,股权问题是股份制改组的核心问题。股权结构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股份制改组的成功与否。而天正在改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在保证初始投资者绝对控股的前提下,鼓励主要经营管理者入大股,重点吸引中层以上骨干与高学历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股,有选择地发展普通员工入股的思路。而且股份的设置每股1万元,比重较大,股权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这就打破了股份合作严格要求的全员持股和股份均衡的原则。 天正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保障创业者的既得利益不受影响;二是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权利和决策中心,保持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少数人占有,多数人受益",便于经营管理,同时也有助于稳定骨干队伍。考虑到普通员工和生产工人的流动较为频繁,而且受家庭条件和收入水平限制,剩余资金有限,公司只是有选择地发展少部分重要岗位和表现优异的员工入股。这样一种股权结构,适应了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 --比较科学地重构了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在完成增资扩股后,高天乐把改制的重点转到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上,以《公司法》为依据,重构集团组织管理体系。改组后,集团公司的治理机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核心的经营班子四个层次组成,形成了一个功能健全,行为规范,约束有力,协调一致又相互制衡的权力、决策、经营和监督系统。 --较好地建立健全了母子公司体制。为使企业集团真正从"工厂制"向"公司制"过渡,高天乐等按产品类别不同,对下属60多家松散层的成员企业进行分类改编,充分运用资本经营原理,进行大规模资产重组,吸收合同并同类产品企业,大刀阔斧调整生产布局,按专业化分工需要,实行协作化生产,分别改组为6大控股公司。改组后,集团公司作为母公司,不再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其原有的生产系统和中间直接管理产、供、销售的环节也被完全打破,整个组织机构呈"扁平化"事业部制,其主要职能转变为投资决策、市场开发、技术攻关和组织协调。而下属6大控股子公司,则成为企业的产品制造中心、质量控制中心和成本(利润)中心。 改制后,企业还确定了集团公司以资本经营为中心、各子公司以利润为中心、各车间以成本核算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并围绕这一模式展开三级目标管理,即集团的资本经营把重点放在投资和管理上,成为资本运营中心。子公司以利润为中心,以效益为根本,制订产值、销售收入、费用、成本、质量等指标,根据指标制订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并加以考核,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各车间以优质、高产、低消耗为目标,建立成本核算中心。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从上到下一级包一级的目标责任网络,从而确保集团总目标的实现。 公司的每一次改制,对高天乐来说,都意味着股权、经营权、控制权的被稀释,而对"天正"来说,则意味着百年基业有了实质性保障。2002年7月,"天正"又受国际最先进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启发,建立"天正"新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和CEO(首席执行官)和副总裁等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国际化天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天乐深谙"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道理。1999年,天正投入巨资引进了美国EDS公司先进的三维UG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并应用该软件在2000年成功开发完成了CJT1系列交流接触器、DD910(长寿命技术)系列电能表、SE系列塑壳断路器、DW45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目前拥有8个终端的CAD工作站已配置计算机仿真与分析软件Ansysl,以实现产品的仿真设计。 1999年8月,在河北工业大学、西安五十二所、西安交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支持帮助下,天正集团公司开始筹建技术中心实验室。荟萃优秀科技工作者成立的技术中心拥有技术人员1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工5人,高级工程师20人。在这庞大的技术力量支撑下,该实验室于2002年1月26日,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按国际通用的ISO/ICE规则进行的评审,成为国内低压电器行业,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知名公司在中国机构在内的中国首家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 高天乐十分重视国际和国内认证工作,使"天正"在1995年就通过了中国华信技术检验公司和美国FMRC的ISO9001质量认证,全部产品持有安全认证证书和部颁生产许可证,部分产品获CE认证。2002年,27个单项产品还获"CCC"认证,是目前温州取得"CCC"认证最多的企业。 创新思维,使高天乐及其天正的事业又结出了新的硕果! 未来,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活力 加入WTO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如何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这是每一个关心民营企业发展的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所十分关注的问题。在2002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高天乐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记者的采访。高天乐说:加入WTO后,中国的民营企业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围绕"一个重点"实现"三个转移"。 高天乐说,入世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应该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要做到三个转移:一是要由目前以国内市场为主逐步向国际、国内市场并举,实现企业国际化方向转移;二是要提升科技含量,由目前的传统产业逐步向高科技产业转移;三是中国的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就不仅仅是从事商品或产品经营,要逐步向产品、资本并重方向发展,做到这三个转移就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他进一步说,这"三个转移"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抓住一个重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实现"三个转移"的支撑,支撑点就是人才。因为企业国际化需要有国际化的人才;企业从传统型向高科技型转变也需要有高科技的人才,这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人才资源基础上的。 谈到"战略"的重要性,高天乐又说,不少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战略性"不强,他们只考虑眼前或近二年的事情。加入WTO后,中国的民营企业要有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要考虑三五年甚至十年以后做什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怎样做,技术领先怎样做,资本运作怎样做,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分阶段实施。 对于人才重要性的认识,高天乐可以说感受深刻,措施有力。早在1999年,他就提出:两年内未取得大专学历的管理人员会下岗。并响亮地打出了"要把企业办成学校"的口号,付诸实施。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提高驾驭市场的本领。在高天乐的带头下,天正人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在天正的财务账上,"学习"归在费用栏。1998年,天正人均培训费2000元,1999年至今每年达3000元。公司高层还有5人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深造,两年的费用达到100万元。对此,高天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不是产品,而是组织的学习能力。企业做得好的人,不是眼前赚钱多的人,而是会学习的人。" 在"天正","学习"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头禅",而是一项"基本国策"。"天正"有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办的高级进修班,有定期开设的管理、技术、电脑等各类培训班,还有温州市第一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办的党(政)校。高天乐还有意在上海办一所职工培训大学,并为之而奔波…… 内培人才的同时,十分注入外引,使一批学有专长的MBA进入天正。高天乐还准备高薪大量引进。他说:"他们也许没有过去的温州人能吃苦,但他们有知识,有头脑,更能赢得客户信任。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现代化公司,我们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运作,这就需要通晓规则的人。" 为了拓展产品的领域,寻求更大的商机,高天乐等决策者和技术中心人员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实施了重点开发智能化低压电器产品、电力集中抄表系统、电机软起动器、真空高低压开关柜等5项产品的开发计划。目前,除国内市场外,"天正"牌产品还以其优良的品质先后昂首进入欧美、中东、东南亚、南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高天乐并不满足,在美国硅谷设立天正(久沐)公司掌握世界最新科技动态的基础上,继续寻求同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合作之路。2002年3月13日全国"两会"结束后,高天乐立即飞抵上海,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与世界电气巨人ABB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ABB公司是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名列世界500强前30位,该企业在电力自动化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天正集团公司董事长高天乐与ABB公司中国代表进行了多次洽谈和考察论证,双方认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集成方面可进行战略性的合作,形成强势互补的新态势,能把ABB公司的技术优势嫁接到国内庞大的营销网络上,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实现"双赢"。 高天乐董事长认为,与世界电气巨人ABB合作,有利于提高天正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有利于天正营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天正产业产品结构步伐的加快,促进天正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高天乐说,与ABB公司在电力自动化系统集成方面的合作,只是天正与国际知名公司携手共同开拓市场的开始。今后,企业将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扩大与ABB公司等跨国公司的合作,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三个转移"的发展战略和"三年翻两番、五年创一流、十年创世界品牌"的宏伟目标。 还是以高天乐2002年1月23日在集团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说过,一个没有明确奋斗目标的企业,不管它现在的规模有多大、地位有多稳定,都将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大变革中失去生存的条件。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有了奋斗目标,如果不注意变革陈旧的观念和模式,那么这个目标也会成为空中楼阁。现在,我们天正的奋斗目标已定,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并扎扎实实地做好其他各项工作,那么,正如《天正人宣言》所说,我们心中的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