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便想起了李大钊先生的一句名言:"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的人生都归幻灭。" 胡万地便是一位乐观豁达,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的人,是一位思维创新和敢说敢做的人。不信,我给大家讲讲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一 1998年9月的一天,胡万地在接受了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的专访后,参加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庆祝大会。会上,他被聘为社科院客座讲师。会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领导邀请他到演播室,请他为全院师生讲讲课。 盛情难却,胡万地款款走上了讲台,他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说:"各位尊敬的领导、学者、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三个问题,首先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执照……" "什么?什么?他在说什么?"台下的社科院领导和师生们面面相觑,一脸惘然,以为胡万地讲错了。此情此景,胡万地看到了。这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因为在胡万地的记忆里,他每次说到"国家营业执照"问题,都引起了别人的惊讶!早在1992年,他在接受《中国乡镇企业报》等6家新闻媒体采访时,他就谈起了自己的观点,在新闻界引起了轰动,几家报社还以《"出格"的胡万地》为题刊登了他们的观点。在姓"社"姓"资"、姓"公"姓"私"争论还未完全拨开迷雾的时候,胡万地的"信口开河"着实让他的家人为他捏了一把汗,几个当干部的哥哥找到他将他"修理"了一顿,他们狠敲着胡万地的头,责备说:"胡万地,你头大啊,这样的话,你都敢说!"但胡万地仍脸不改色,反而对几个哥说,你们不看文件,我说得没错! 面对台下的议论,胡万地处之泰然,他接着说,国家营业执照是这样写的: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定代表人:中国共产党 经济性质: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经营范围:三个"有利于" 那就是说,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个公民手中都拿着五星红旗,听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要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违法的,什么生意都可以做。 胡万地的"奇谈怪论"一下子使台下的人振奋起来,热烈的掌声在演播室和各教室响了起来。 "对不起,请大家安静一下,我讲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企业为何弊端较多呢?我觉得跟玩的牌和下的棋有某种联系。欧美国家的企业多年来联合盛行,为世界所瞩目。这就像他们喜欢打桥牌一样,靠的是相互间的协作,大家有一种强烈的合作意识。日本企业和产品为什么会进入世界各地,主要是他们考虑的是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有没有生意可做,而不仅仅停留在日本或国外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我看这跟日本人喜欢下围棋有关,有全局观念,能通盘考虑……而国内的许多企业'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或合作不好,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很像搓麻将,中国人喜欢搓麻将,坐下来各自为敌,以自我为中心,目光比较短浅。因此我认为中国人办企业应该摒弃搓麻将的这种作风,而应该多学会打桥牌下围棋,把目光瞄向全球,加强协作,从而使企业更好地迈向新的世纪……" 胡万地的讲话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我讲的第三个问题是读书为了什么?" 读书为了什么? 为了当官,为了当公务员,为了发财? 我认为都不是,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读书我认为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作贡献,学生读书是为自己读,并不是为别人读。21世纪是讲能力的世纪,今后需要的人才是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掌握高层次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生存。许多地方在用人方面,不会电脑、英语、驾车的人不要。这样有些读书人就很难生存,很难有好的"饭"吃。像我们的长辈,有的连普通话也不会说,在当地可以马马虎虎将就着过日子,一旦走出本地,就会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做外贸生意的人一样,如果不懂英语和电脑,就做不了做不好外贸生意,也就给生存带来了困难。因此,我认为读书人读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为了当官、为了发财或为了当公务员,而要想到"行行出状元",只要读好书,将来自有发挥能力的地方。否则,是很难读好书的,而且走向社会以后也不一定能比较好的生存…… 胡万地侃侃而谈,台下掌声如潮。 二 拿破仑一世说过:"人是从苦难中滋长起来的,惟有乐观奋斗,才能不断茁壮成长,反之则易埋没,默默终生。"现为集团总裁的胡万地挺欣赏这句话,他说:"我在最艰难的时候,就保持着一种乐观奋斗的境界,从而使我对人生对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74年,高中毕业不久的胡万地就随柳市建筑工程队来到江西九江干重体力活,任务是挑沙、抬石和背水泥。队里当时实行承包制,胡万地由于年纪轻,一天背水泥的任务额为20包,工资为148元,以此类推,他平时挑沙、抬石的每天工资也为148元,而岁数大些的人背水泥任务额为24包,每天的工资为1.56元。 挑沙要翻过3座山,第一天出去挑沙的时候,胡万地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背痛。特别是脸上和肩上更是一阵阵灼热和疼痛。这一天,他终于用尚稚嫩的肩膀挑完了20担沙。后来几天,尽管身上酸痛,挑沙,抬石、背水泥,他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耽误一天就要被扣工资。每天,他干的是体力活,吃的却是没有油星的青菜和家里带来的紫菜和虾皮,每天只用掉2角钱。 工地上的活很累,但完成工作后到食堂的水泥地上一躺,拿着水管冲去身上的臭汗和泥垢,再时不时去喝几口清凉的山水,也有说不出的轻松和舒畅。工地使他的肩膀变得坚实了起来,使他的心性得到了磨练,使他对劳动创造财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什么别人能背24包水泥拿1.56元钱,而我却不能呢?"当月上树梢的时候,胡万地开始了思考。"不行,我也要赶上人家,我要每天多赚8分钱,这样一个月就能多赚2.4元。" 一夜过去,当一轮红日从远处的树林间冉冉升起的时候,胡万地已开始去背水泥,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将水泥运到工地,又要翻山越岭去背水泥,周而复始,胡万地汗流浃背,直至全身湿透。脱掉外衣,只留着一条短裤衩,汗水还是下雨似地往下流。当夕阳下山的时候,胡万地已背完了24包水泥。这就意味以后胡万地每天在工地可以赚到1.56元了。 "嗨!"胡万地高兴地举起了双手并不断地摇晃着拳头,他需要飞跑,他需要发泄内心的激动!然而当他想跑时,双腿却像铅般的沉重。他坐了下来,将早已湿透的鞋脱了下来,倒出了足足有一酒杯的汗水,而他的脚已被水浸得雪白雪白。重新穿好鞋后,他穿过树林,看着满天晚霞,竟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江西工地的8个月里,年纪轻轻的胡万地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他的乐观豁达;他的风趣幽默;他的思维灵敏;他的待人真诚,给建筑队领导和工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8个月后,他便被工程队领导派往福建龙岩工地,胡万地以为来这里也是搬运货物,想不到领导却让他去接受会计培训,并当起了"账房先生"。当会计,看起来轻松多了,但胡万地却怎么也没有轻松起来,因为胡万地是干一行爱一行的人,他要不断地去学习去琢磨,几年过去胡万地到了好几个工地做会计,成了建筑队里名声不小的人物。 1976年,胡万地在二轻单位工作的父亲到了退休年龄,根据当时政策规定,可以有一个子女"顶职",父亲便叫胡万地来"顶职"。一边是居无定所,领60元工资;一边是到二轻企业,拿28元工资。胡万地左思右想,斗争十分激烈,而对胡万地来说,他还有回来考大学或当兵的想法。然而当兵的门却给堵死了,尽管父亲也支持他去当兵,尽管他体检合格,最后还是因为他有两个哥哥在部队而不同意他前往。最后他思前想后,还是进了二轻企业。然而干了几年基建科长和统计员后,胡万地那种倔强和不安分的性格又活跃了起来,他"重返江湖",但做的并不是建筑的活,而是跑起了供销,推销柳市的低压电器产品。一年来,他马不停蹄,风雨兼程,凭着他的聪明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接下了不少的业务。此时,厂里通知他回厂,胡万地回到了柳市,但他不愿在厂里"混",便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每月交管理费给厂里。1981年,正当胡万地业务做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厂里又来了一道"命令",必须回厂工作,否则作除名处理! 接到通知后,胡万地想:自己闯出点业绩来,没有正式工作也许可以活得更好。但父亲不同意他抛下"铁饭碗",胡万地也不愿伤害老人的心,心想先回厂,待时机成熟再出来也不迟。然而心是这么想,胡万地做得却不一样,他一回到厂里,心又静了下来,他分析了企业的弊端后,便向厂里提出了承包车间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了领导采纳,胡万地自己也承包了U型卡车间。承包激活了企业,使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尤其是胡万地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不久市二轻局便发文任命他为生产副厂长,1987年便被提拔为厂长。 胡万地所在的厂是煤炭部定点企业,产品列入煤炭部订货计划。已参加几次全国煤炭系统会议的胡万地很善于把握商机。1989年,在全国会议召开之前,胡万地别出心裁地向全国煤炭行业发出了邀请书,开了一个企业订货会。这一招,使厂里一下子订了180万元的业务。这在煤炭行业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得到了行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三 胡万地是1991年6月1日离开二轻系统的。而1988年的时候他已成为精益开关厂(精益集团公司前身)的股东。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盐打哪儿咸,还得从哪儿说起: 那是1988年的一天,胡万地与往日一样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听取汇报。这时,村上的一个熟人来找他,说自己已和两个伙伴办起了一个开关厂,只要他肯去,月薪1500元。 胡万地那时的月薪是180元,在当时已是高薪了,而人家提出的1500元,则差不多是180元的10倍啊!更重要的是,办股份合作企业更富挑战性,这正符合胡万地的性格。然而自己掌舵的这家二轻企业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正开始呈现生机和活力。在这个节骨眼上,抛下二轻企业,那不是不负责任吗?这也不是胡万地的作风。 胡万地陷入了矛盾之中。 矛盾之中,人家又来了,这次人家说:"只要你能过来,迟一点也没关系。"胡万地还是矛盾。 那位同村人又来了,其态度之恭敬,言辞之诚恳,令胡万地内心着实感动了。人家"三顾茅庐",总该给个明确答复吧,胡万地便说出内心的顾虑。可令胡万地想不到的是,人家这次却说:"我们几个人商量过了,只要你做我们的股东,二轻企业厂长你照样当着。"就这样,胡万地东拼西凑,凑足了8万多元入了股,成了股份合作企业的股东。 当时温州的商品经济刚起步不久,由于大多是私人性质,因而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位有相当级别的官员甚至说:"温州除了市政府门口的红旗是社会主义的,其他的都是资本主义的。"而柳市则是温州经济的发祥地,可见压力更不轻。但温州的领导很明智,采取了"外部争论,内部不争论"的对策。不久,一位中央高层领导考察后指出:"柳市是一个发展方向,但要加强管理;农村经济要发展,请到温州去参观。"短短一句话,却为温州为柳市正了名。随后参观团络绎不绝。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精益"自然成了参观的对象,精益因此在同行中声名鹤起。 正在这时,精益开关厂的股东中有人说话了,说胡万地这边那么忙,那头辞不辞,不辞我们另请高明了。 胡万地有些不快:当初不是讲好了嘛,怎么就变了?但胡万地天生是个政治嗅觉敏锐的人,他从柳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股份合作企业和浓厚的商业范围中嗅到了国家将会有惊天动地的举措,这个举措将有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胡万地决定:辞去二轻企业厂长职务! 1991年6月,他离开二轻企业,来到了"精益",成了一厂之长、法定代表人。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他作了简单的"就职演讲",希望大家扭成一根绳,同甘共苦,为"精益"发展做出各自的努力。 同年春,《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在最显著位置刊登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胡万地如饥似渴地看着报纸,越看他越兴奋。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深深地为文章的内容所吸引。他审时度势,预料到多元化、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到来,因而萌生了寻求合资伙伴做大企业的念头。正在这时,美国一家大企业发来了邀请,他们提出,如果谈判理想,则签订合资协议。 时值年底,公司业务很忙,而且中国的新春佳节又即将来临,公司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而美国的电话和邀请函件一个接一个,催胡万地前去考察。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胡万地将公司的事务作了交代后,便打点行装出发了。 那是个寒风凛冽的冬天,胡万地从柳市出发,辗转到了上海,赶上了次日飞往洛杉矶的飞机。到了美国,他受到了外国同行的热烈欢迎。考察、交流、洽谈合作,事情进展得比较顺利。胡万地心想,只要这事一成,"精益"便如虎添翼了。 胡万地在异乡过了一个中国传统的"年",一个人在华盛顿的街头吃着洋人的汉堡和热狗,算是"年夜饭"了。走在白雪皑皑,寒风凛冽的美国街头,胡万地冻得发抖,但他的心里却抑制不住一阵阵激动。过几天就要回国了,回去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只要"精益"算出一笔账,缺多少,美方出资多少! 春节后一周,胡万地回到了日夜牵挂的"精益",然而迎接他的不是欢声笑语,而是可怕的静寂。推开久违的办公室,胡万地呆了:总裁办公室已变成了车间,胡万地的办公用品被转移了!这不是贻笑大方的奇闻吗?胡万地的心一阵阵揪紧,他的心在流泪,在滴血! 胡万地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一心为企业,得到的竟是这样的结局吗?后来胡万地听到了一句令人痛心的话:胡万地好了,现在企业效益好了独自跑到美国去逍遥了。 胡万地痛心,胡万地心痛:自己参与企业5年了,5年里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了领到生产许可证,他和嘉兴低压所的人员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拓展业务,自己多少次走南闯北,风尘仆仆。1991年接手时企业产值才200多万,而1992年已直线上升到1560万元,这与自己的运筹帷幄分得开吗?现在面临如此好的发展机遇,自己一心一意去努力,去争取,不仅得不到理解和支持,而且还被人恶语中伤。经过痛苦的思考,胡万地拟出了一个可行性方案,将"精益"承包给几个股东,没携一分一毫只身离开。 那边的乌纱帽没了,这边的也黄了。自己的事业在哪里?胡万地自问。 他想了很多很多,一幕幕在他眼前闪过。特别是入股到"精益"后的事,他一件件地想,一件件地分析,从正面到反面,从开头到结束,想来想去,他还是想不通!胡万地闷头大睡,睡得不分白天黑夜就像他过去忙得不分白天黑夜一样。 想来想去,否定,肯定;肯定又否定,再肯定。胡万地终于想通了,他决定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去创业。这时柳市已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舍近求远,父母兄长等人自然不赞成。但胡万地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上海离温州近、技术力量雄厚、辐射面广,也许能创一番更大的业。表面上看起来胡万地振振有词,但他的内心实际上是矛盾重重,那就是妻子和孩子们怎么办? 看着丈夫那日渐消瘦的脸庞和紧皱的眉宇,妻子王萍十分理解丈夫的"两难"窘境。一向支持丈夫创业的王萍又做出了牺牲,全力支持他赴上海创业。孩子上学,妻子工作调动,胡万地一家人进驻上海,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成了国际大都市的居民。说不清是为了发挥家乡的优势,还是为了一份浓浓精益情,胡万地还是生产经营低压电器。凭着他雷厉风行和善思考肯吃苦的特点,他很快在上海打开了局面,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然而在上海的几年里,胡万地的心却一直有些"悬着",精益的生意怎么样了?几个人团结不团结?胡万地总是放不下"精益"。 可是传到胡万地耳朵里的消息却令他心痛:精益业务有点发展,可是轮流坐庄,互不相让,法定代表人年年换,股东会一次次地开,矛盾也一次次地多起来,甚至闹到政府部门出面的地步。 "胡总,你如再不回来,我们'精益'就要关门啦!"精益人对胡万地发出了呼唤。 胡万地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感到又一阵阵揪心的痛。 四 胡万地的超前思维和实干精神是出了名的。为了使温州低压电器行业走出发展中期的"尴尬",造就行业中的"航空母舰",他曾带着柳市包括"精益"在内的四个大企业的印章来到上海和上海电科所洽谈合作办厂事宜,在近一个月的来回奔波中,终于使上海电科所与四家企业达成一致协议。然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有关部门未许可科研机构和低压电器行业的这种"联姻",而使胡万地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然而,从现在看来,当初如果合作成功的话,对全国的低压电器行业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早在1992年,胡万地便提出精益集团公司和新华公司"强强联合",通过多次召开股东会议,与对方达成了合并协议,并准备征地60亩,兴建规模恢宏的华益大厦,可行性报告出来了,论证会也开了,有关工作进展顺利,但最后却"卡"在选址问题上而使合并告吹…… 想起这些,想起美国之行,想起自己走出精益,而如今"精益"成了烂摊子时请他回来,胡万地感慨万千,不能自已。 事关重大,胡万地毅然抛开上海的事业,变卖的变卖,托管的托管,义无反顾地重返"精益",然而眼前的状况使他一下子呆了:公司人事纷争,组织散乱,一片混沌。分割精益财产的方案居然订了一个又一个,有分厂房的,有分产品的,有要钱退出股份的……烂摊子竟烂到了这个程度! 在社会和内部重重的压力下,胡万地使出浑身解数,力挽狂澜。治不好的肿瘤割了好,不动大手术,只能是死路一条。胡万地接过精益那本糊涂账,开始清理财务。退掉部分老股东,招收新股东,胡万地又没黑没白地忙了起来。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胡万地心力交瘁。但他希望经过这么一场大变革,那样的局面只是一段历史。砍杂枝通经络,紧接着胡万地将"重树形象工程"提上了公司的重要议事日程。 1997年10月18日晚,偌大的乐清市体育馆里灯火辉煌。由精益集团公司独家承办的"乐清,我的家"大型电视直播文艺晚会正在这里举行。 著名艺术家、歌唱家、表演家赵忠祥、杨洪基、刘欢、成方圆、张也、宋丹丹、赵保乐、姜昆和乐清籍艺术家、专家学者陈汉元、李邦河、白雪、徐伯清等来到了现场。庞大的阵容,众多的明星,使乐清体育馆沸腾了。 这在胡万地的意料之中,也出乎意料之外。说意料之中是大腕云集,自己又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把晚会渲染得深入人心。出乎意料的是,自己的本意是为了引导精益从舆论的低谷中走出来,而实际上不仅重树了精益形象,而且让更多的人看到,"温州人不仅仅有钱,同样有高品位高档次的文化追求",赵忠祥等出席晚会的中国文艺界名流和观看演出的外地人对精益的高度评价便是有力的证明。 "乐清,我的家"电视直播文艺晚会的成功举办,使精益人士气大增,企业形象得到了重新塑造,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胡万地是个百折不挠的人,在企业形象工程初见成效的情况下,他又开始对企业内部事务进行梳理,开拓国际市场……他又像开足马力的"舰艇",奋勇直前,义无反顾。经过努力,企业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精益集团有成员企业63家,控股子公司18家,在全国设有248个销售公司,低压电器和新型安全头盔等产品不仅遍布全国,还出口到波兰、巴西、南非等十个国家和地区。 胡万地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身处逆境如此,身处顺境也罢。在公司对股东、对员工,自己就像他们的父辈、兄长,关爱有加;在公司外经常是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做人,坦坦荡荡;做事,风风火火;做企业,善思明理。这便是胡万地的宗旨,胡万地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