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的发展能带来什么?首先是彩电业将因此得到脱胎换骨的机遇,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的电视生产商有机会走出低靡的现状;然后是数字接收机厂商会受益,电视台要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就需要大量的数字接收机,设备制造商的生存之源即由此而来;当然还有内容提供商,随着交互式电视产业的发展,内容提供商将迎来更多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美好,但这一切其实都还只限于憧憬,真正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从上游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到中间环节的传输标准,直至终端的接收标准,目前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美好未来还停在“纸”上。 数字电视机的“720P”之争 2005年初,围绕我国数字电视终端接收机标准即将出台的消息就不断出现,10个月过去了,早已递交的标准草案却仍然不见踪影。业内对此议论纷纷,对于标准延迟出台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同部门、各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在各执一词、众口难调之下,数字电视机的标准难现“芳容”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高清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高清的分辨率不低于720P。虽然对于像素成像的纯数字产品来说,720P的分辨率不难达到,但对模拟显示的CRT电视来说则有一定的难度,而CRT电视在我国仍然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业内对于以720P为界线一刀切的做法有很大争议。 有关专家介绍,CRT电视要想达到720P的高清效果,就要对荫罩的点距做小,但点距并不是越小越好,因为如果点距太小,将导致电子束难以穿越,影响图像的显示质量。CRT电视要达到最佳点距,就意味着要改变总体的电路设计方案,最终导致整体成本上升。 显然,这种改变难以让厂商接受。从2001年以来就陷入低价竞争的彩电生产商,已经没有多大信心提高价格了。有关厂家提出,从CRT显示实际效果来看,720P和680P的差别不大,用户很难分辨出来,“能否按照不同的显示技术分别制订高清指标,比如CRT电视采用680P的标准,平板电视采用720P的标准。” 在“反对派”的“掣肘”之下,我国数字电视机高清标准一直到现在争论了近10个月,目前仍没有出台的苗头。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监管依据,市场上打着高清旗号的电视产品层出不穷,概念透支的现象日益严重,政府主管部门对此只能干着急。信息产业部规划司司长王建章指出,高清终端标准的制订应该有四个要求:一是有利于技术进步,二是有利于行业发展,三是有利于规范市场,四是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已经被各种概念搞糊涂了,分不清什么是高清,什么是标清,信息不对称给行业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海信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音视频编解码“AVS”的尴尬
作为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的标准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一直被国内硬件生产商看好。但日前这一标准也出了一次“洋相”——中央电视台刚开播的数字电视频道使用的是国外的MPEG-2标准。 据悉,TCL、创维、长虹、上广电等15家硬件生产商都是AVS联盟的成员。但目前中央电视台等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却没有加入到这一联盟中来,而此次AVS遭遇的尴尬恰恰是内容提供商的“不买帐”。 AVS秘书长张伟民称,AVS联盟至今仍在做运营商的工作,争取国内电视台加盟。首先要争取年内成为信源编解码的国家推荐标准;其次AVS要提供更成熟更可靠的解决方案;三要加强与内容提供商的沟通。 业内人士分析,AVS没有得到内容提供商支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信号传输的保真度和可靠性没有外国标准好,MPEG-2已经有好几年的发展历史,得到了众多运营商的认可;第二,保密性没有外国标准高,由于电视节目的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运营商不得不慎重考虑节目信号的保密性,在这方面,MPEG-2标准具有优势。 AVS秘书长张伟民认为,国内标准一旦确立,AVS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此之前不能出现互相拆台的事情。 时间不等人
尽管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在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但上下游产业链没有整合的隐患,以及缺乏核心技术的硬伤是摆在业内的两大障碍。行业标准迟迟未能出台,打乱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进程。 2004年中国电视机的产能是8600多万台,实际产量7300多万台,可以说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中国在产业链上掌握了生产和市场两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整机生产处在产业链的后端,而前端关键零部件和核心集成电路等领域,国内企业与世界领先水平相差甚远。以前我国创新科技的体系主要靠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互动较少,这种状况不利于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陆刃波指出,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项目,从企业到行业到政府主管部门都需要加快工作日程,只有各部门协调好,我国数字电视产业才能将美好的憧憬转化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