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保险的成功之道莫过于有本事让人们来购买原本不需要一分钱的东西。最早想到卖瓶装水点子的那个人绝对是个天才:普通的自来水经净化加工之后再装瓶,竟能卖得比汽油还贵(例证:百事公司最畅销的瓶装饮用水品牌Aquafina原本也只不过是加工过的自来水)。再比如Google公司,无非是一个搜索平台,但它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赚钱方式:每搜索一次,Google向其提供竞价排名服务的广告商就得大把大把地掏钱。 如今,最令人叫绝的是,一位雄辩但欠缺资历的参议员发明了“贩卖希望”这么一个新点子。要想得到你想要的,你只需给他投票就行了。这个人就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目前他已赢得了亿万美国民众的青睐和支持。 不过,这种“贩卖”倒也并非是什么新鲜事。千百年来,宗教组织都在向亿万大众推销一种类似的东西——救赎。也难怪奥巴马的总统竞选活动与宗教复兴运动有着某种类似,正如专栏作家詹姆士·沃尔科特所言,两者都“带有一种救世狂热,一股完全与任何具体的政治政策或事业相脱离的理想主义热情,盲目的狂喜似乎是其唯一的驱动力量”。 “我们是未来之希望。”奥巴马如是说道。我们能“重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相信我,我不仅能拯救你一个人,而且能拯救整个国家,不仅如此,我们还能联合起来唱出一支圣歌,它将治愈美国的一切创伤,修复这个世界,并把这个时代变得前所未有地美好。” 而事实也似乎验证了奥巴马的自信。经过了总统预选的八连胜之后,剩下两个州的预选(夏威夷和威斯康星)也几乎没有悬念,“超级星期二”之后表现超牛的奥巴马获得的民主党代表的支持票数已超过希拉里,距离初选的胜利仅有一步之遥。除非希拉里能在3月4日以压倒性优势拿下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事实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朱利安尼的表现即是证据),从而在一系列的失利之后,以这两个关键州的胜利作最后的一搏,否则那些“超级党代表”将会蜂拥至奥巴马麾下。希望之星奥巴马的确有得胜之相。 有趣的是,尽管奥巴马非凡的个人魅力已开始招致主流媒体的怀疑和担忧,他还是赢得了一个又一个选区的胜利,赢得了选民们的崇拜。 美国广播公司的Jake Tapper说“奥巴马的信徒们”身上都有一股“喧嚷的狂热崇拜气息”,《洛杉矶时报》作者Joel Stein将之称为“奥巴马个人崇拜”。 在《时代》杂志的乔·克莱恩看来,这也未免太过头了。“大众弥赛亚主义着实有些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他写道,“它所传达的内容已经变成了危险的自我指涉。在太多的时候,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只不过是在吹嘘其自己。” 或许有人会将《纽约时报》的保罗·克鲁格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的评语“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已日益沦为一种个人崇拜”视为一种夸张说法而不去理会。但假如你听到了克里斯·马修(MSNBC的主持人)是如何回应奥巴马庆祝“波托马克”预选胜利演说的话,恐怕你也会认同他的想法。马修的原话是“噢,老天!(听了他的演讲)我感觉有一股震颤自大腿直往上冲”。即使与他同台的另一位主持人竭力想使他撤回原话,马修也不愿意。也难怪一位奥巴马的追随者这样说道:“奥巴马应运而生,他似乎握有一切问题的答案。这是一个新约时代。” 本人只见过一次与此类似的全民崇拜狂热。由于是在加拿大长大成人的,我有幸目睹了一位拥有超凡性格魅力的法学教授的崛起之路。这个人从无名之辈做到了司法部长,最后当上了加拿大总理,掀起了一股“特鲁多狂热(Trudeaumania)”。 但不同的是,获得加拿大民众一致爱戴的特鲁多总理并非像一块白板那样空洞无物。特鲁多老早就因其深思好学和他对加拿大现状与未来的执着关注而深得人们的欢迎。 在竞选过程中奥巴马到处许诺,或许只是一些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他承诺说将与伊朗总统内贾德进行谈判,从而确保世界和平。还承诺说将一举解决美国当前权利改革问题中出现的进退维谷的局面,而解决这一难题其实需要无比痛苦、巨大的牺牲,绝非是一日之功。他还承诺将把驻伊美军迅速撤回,从而节省出一大笔钱来干别的事情。我估计,奥巴马希望由此带来的美国威望的增加庶几能抵消随之到来的混乱不堪局面。 不少民主党人担心,奥巴马的神奇魅力只够支撑他获得民主党最终总统候选人资格,而无法帮助他赢得大选。 为什么要选奥巴马? 2月10日下午,弗吉尼亚州的竞选宣传现场,一位年轻母亲对奥巴马说:“我的儿子崇拜你,但是我的丈夫现在却在外面给希拉里搞助选。我是倾向于选你的,但我怎么才能说服我的丈夫,你的确比希拉里更值得选呢?” 奥巴马笑了——他的竞选说到底,就是在解答这个问题。只是这一天,他的回答更有底气,“谢谢你的提问。我不仅要争取你,还要争取你的丈夫。” 当天,奥巴马以59%对40%赢得了缅因州的民主党党团基层会议初选(Caucus)。一天前,他已经连下三城:以68%对32%赢了内布拉斯加州;以67%对32%赢了华盛顿州;以57%对36%赢了路易斯安那州,成为“超级星期二”之后最大的赢家。 为什么选他不选希拉里?奥巴马在当天弗吉尼亚州的演讲中回答说,希拉里诚然是个聪明能干的人,她做总统要比布什做总统强得多。但问题是,希拉里很难打破过去15年来的政治惯式。自克林顿1992年入主白宫以来,民主、共和两党政见不一、互不妥协。作为历史积怨的一部分,希拉里缺乏团结两党的能力,所以即使她赢了总统席位,也难以落实改革。 奥巴马举例说,克林顿上任后不到两年,民主党便在1994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输掉了联邦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也输掉了大多数州的州长和州议会多数席位。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纵然克林顿夫妇有善意的政策要推广(譬如1993年希拉里一手领导的全民医疗保险改革),却因为争取不到多数支持票而不得不宣布流产。在今年的总统竞选中,医疗保险计划再次成为重要议题。“实际上,我和希拉里的医疗保险计划95%都是一样的。但关键问题是,谁有能力让这个计划在国会得到通过。”奥巴马说:“我想我能够争取到多数票通过,因为我没有妖魔化我的政治对手,也一直致力于团结中间派和共和党人。” 奥巴马说,在他决定是否参与总统竞选的时候,曾经问了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的家庭是否能承受得了竞选压力?我想,我的妻子米歇尔很出色、也很支持我;而我的两个女儿在同龄人中也算中上等。这一两年挺过去应该不是问题。第二,我是否能赢?我想,我比希拉里更有能力战胜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因为47%的美国人都说他们不会选希拉里。(根据CNN2006年夏天的民意调查,47%的受众表示他们“一定不会选希拉里”)而最后一个问题是:我是否应该赢?” 奥巴马说,他应当赢,不仅因为自己的“团结者”而非“分裂者”的形象,也因为他更有能力改变,特殊利益集团通过说客主宰政府政策的局面。奥巴马说,他的竞选没有拿联邦说客一分钱,他的竞选筹款是靠草根民众25美元、50美元、100美元的小额私人捐款支撑起来的。普通选民是他这场竞选的“所有者”,所以他也会对普通民众负责。 奥巴马说,如果他作为少数族裔当选美国总统,美国人将对自己刮目相看。“人们会说,看,美国的第44届总统有个好笑的名字。这会改变人们对美国的看法。这个意义并不止于象征性——我去南非,南非人相信我,因为他们知道我了解他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去印尼,这个世界上伊斯兰信徒最多的国家,他们了解我,因为我儿时在那里居住过。” 奥巴马和希拉里都是务实派;但奥巴马似乎更敢于打破所谓的美国人的优越感,更敢讲逆言。他自己也以此为豪。“我倡导要在可再生能源上进行投资。我不是同环保主义者们讲这些来讨好他们,我是和底特律的汽车工业说这席话——我说不要再强调理由了,是的,政府将协助他们改造工厂,但他们得造出更省油的车。”奥巴马说。 2007年9月,奥巴马曾在纳斯达克市场对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说:“老实讲,我想我们得承认那些从新的全球市场中获利的人——包括在座的各位——都很少关心新经济的受害者。” “当时,台下一片寂静。但我知道,美国人是能听得进批评的,只要他们相信政府是真诚的。”奥巴马在演讲中说。 在演讲的结尾,他又提到教育。他说:“我将在教育上加大投入。但是,如果那些做父母的不把电视机、游戏机给关了,花再多钱也没用!”台下响起雷动的欢呼声,兴奋的支持者将脚下的铝合金台阶跺得砰砰响。 56岁的非裔朵莱斯·怀特(Dorothy White)和女儿激动地站起身来鼓掌。“我相信他。他是个有心人,他有纯洁真诚的心灵。”怀特说。“我并不指望他当选总统后能改变一切。实事求是地讲,没有人能够改变一切。但我觉得,他会倾听,他会理解我的挣扎——希拉里所不能体会到的黑人妇女的挣扎。所以我相信他。” 与此同时,希拉里在缅因州初选失利后立即宣布撤换她的竞选主管。四天前,希拉里不得不自掏500万美元来补贴入不敷出的竞选财政。现在,几乎所有的民调都显示,奥巴马会赢取12日在华盛顿特区、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三地的初选。而希拉里的“下一次烟火”可能要等到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