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美国财政部月度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国一年期、一到十年期以及十年以上期国债已从8月的5414亿美元升至9月的585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债主(据11月20日《新京报》报道)。 这也符合笔者此前的判断,即越是在美国经济动荡的局面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越是应该努力稳定美国国债市场,而不是相反。 原因简单而明白。 尽管有那么多明白的后知后觉者称,他们曾经认为石油、黄金乃至其他商品比美国国债更适合成为中国外汇资产的购买对象。但遗憾的是,这种自作聪明的声音总是时大时小。比如,在近期石油价格飞流直下之时,已经几乎完全听不到类似的建议了。至于黄金等市场,从供给等方面考虑,操作性明显不佳。当前,在一个连美国货币市场基金都可以清盘的环境中,还有什么其他产品既能够配比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又能够满足流动性、稳健性要求呢? 此外,中国原本就是和日本、英国一起位列美国的三大主要国债持有国。这种原因的形成当然有历史原因,但更直观的是中国主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反复追加投资的结果。事实上,来自中国官方决策的货币选票已经清晰表明国家层面的抉择,即中美间存在共同的,而不是互斥的利益联系。从此出发,这有助于增强外围对美国国债市场的信心。 再进一步,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也有锁定美元部分流动性的意味。在美国救市政策慌不择路的时刻,“凭空”释出的美元钞票数量数以万亿计,其中当然有因资产损失而贬值或注销的部分资产“凭空”消失,但多数人普遍担心这些过度发放的美元会在某一天再次为祸世界,并引致我们此前熟悉的流动性过剩。 美国国债进入长期投资者的囊中,将有助于直接锁定对应美元,并使外部美元总体规模缩减。理性地讲,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利人利己的安排。综合来看,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实在也难以找到比美国国债更好的替代品。 既然如此,中国成为“最大债主”就只是国际间实力格局变化的一个折射,也没什么不好。有必要提醒的是,这笔看似炫目的财富平摊到十四亿人民的人头上,均值仍然很少———这表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沈洪溥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