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刘菊花、冯晓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19日透露,有许多中小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解决自身生产经营困难过程中,从银行获得的资金不足,不少企业不得已向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率借贷,这样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也是造成经营困难的原因之一。 从东部沿海看,中小企业大约六成的资金需求需要通过信贷渠道解决,在中部地区约八成的资金需要从银行获得,在西部地区,企业的自身实力、经济基础和条件相对差一些,从银行获得的资金占到需求资金的九成以上。我国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开拓多渠道融资途径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全世界都存在,都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在国外,中小企业融资难采取多项措施,比如有专门的银行,有专门的担保机制,还有大量的社会资金、基金等帮助解决。在我国,整个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途径和渠道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据王黎明介绍,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各有关方面、各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都在积极努力,并做了大量工作。 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共51.1亿元。其中,今年新增的22亿元中,16亿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担保服务。部分地方和金融部门鼓励发展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在鼓励中小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的同时,许多企业也在国内的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近几年来,一批符合条件的成长性中小企业获得了上市融资机会。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扩大多渠道的融资途径,同时还要解决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王黎明说,在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不足或缺乏,这也是融资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后,我国将着力在中小企业信用征集与评价、信用档案建立和大力开展诚信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推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逐步培育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使更多的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诚实守信,守法经营,规范管理,提升自身素质,获得各方资金支持。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这几年我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过程中,把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作为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担保实践,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模式、担保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并不断得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据王黎明介绍,近几年在财政、金融、工商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担保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担保资金增加,业务能力增强,服务领域拓展,运行质量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显著。 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3700多家,筹集担保资金总额已超过1770亿元,累计为7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总额1.35万亿元,对促进企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黎明透露,下一步我国将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围绕中小企业开展贷款担保业务。 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我国于2004年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几年来,专项资金逐年加大,支持的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支持带动中小企业投资200多亿元,增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专项资金安排的最大特点是紧扣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针对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把出口困难大、中小企业多的纺织行业和汶川地震重灾区中小企业,作为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 前不久,北京市政府专门拿出15亿元资金,成立了全国首家省一级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也有许多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和完善担保机制,利用担保的杠杆来引导社会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投向中小企业。还有一些地方加大财政支持,在推动中小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促进重组和改造方面加大了力度,推动中小企业结构升级、产品换代、支持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中小企业。 王黎明表示,今后我国将继续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解决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带动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服务功能和整体水平,把有限的资金用好。 |